三湘都市报:苦练手指灵活度,医生夹上千绿豆

苦练手指灵活度,医生夹上千绿豆
梳妆台当手术台,被老婆骂神经病

——摘自《三湘都市报》2017年03月30日E03

棉签吃盒饭、针线缝葡萄皮……继医生“花样练习大法”之后,近日一组医生棉签夹豆子的照片再次引发关注。照片中,一位身穿白大褂的男医生坐在一面镜子前,手捏两根棉签在一堆盛有各色豆子的碗碟里挑拣。

“这是一种练习手指灵活度的方法。”照片中的主人公胡文军是长沙京石结石病医院的一名医生。作为一名结石医生,手指的灵活性对于手术的精准度尤为重要。胡文军表示,用细小的棉签夹豆子,可以达到锻炼手指灵活性的目的。

1

一星期夹千粒绿豆,十指被磨出血

照片的拍摄者是一名微信名为刘大大的网友。这位网友告诉记者,自己在医院住院期间,经常会看到一位医生拿着棉签在办公室里摆弄一盘豆子。觉着有趣,网友刘大大就偷偷拍下照片发到了朋友圈。

照片中的主人公名叫胡文军,是长沙京石结石病医院肝胆结石科主任。胡文军告诉记者,作为一名结石医生,手指的灵活性对于手术的精准度极为重要,用细小的棉签夹豆子,可以达到锻炼手指灵活性的目的。

“有些结石颗粒比豆子要小很多倍。”在胡文军看来,练习时使用柔软的棉签和细小的豆子,更能把握动作的精细。至于为何要在镜子面前练习,胡文军告诉记者,因为真正的手术需要在显示屏下操作,与肉眼看到的状态恰恰相反。“手往左边一点,实际情况都是往右边的。”胡文军说,起初练习时往往会非常不习惯。

记者注意到,胡文军的十根手指间长满老茧。“练习多了就会这样。”胡文军说,平时他规定自己每天要夹百粒豆子,周末则更多,“一个星期下来几乎要夹千粒,有时手指都会磨出血。”

2

现场演练,夹百粒绿豆耗时半小时

“有时候,我也会模拟手术现场练习夹豆子,以此来训练取结石的速度!”在长沙京石结石病医院的手术室内,胡文军现场演示了一次“取结石”手术。

首先胡文军紧紧盯住显示屏,双手分别握着腹腔镜专用弯分离钳与无创抓钳,将密封状态下碗碟内直径三五毫米的绿豆从各色豆子里小心翼翼地夹起。整个过程看似容易,但是手腕或手臂的稍微抖动,都会让圆滚的豆子滑落。

一颗、两颗、三颗……胡文军摒住呼吸,紧盯着屏幕开始操作。此时,绿豆就像被磁铁吸住了一样,十分精准地被胡文军挑拣出碗碟。不知不觉30分钟过去了,碗碟里的上百粒豆子分别被挑拣出来。记者偷偷瞄了一眼,此时胡文军额头上冒出了汗珠。

胡文军告诉记者,夹豆子是一门细活,需要练习者全神贯注。就跟实际的手术操作一样,一旦操作不慎,就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甚至再次手术。“医生必须有严格的操作练习。”在胡文军眼里,夹豆子是医生最直接、最有效的练习方式。

3

自创多种练习手法,曾对着镜子拔头发

从站上外科手术台开始,胡文军就一直通过夹豆子来练习自己的手法。在家时,老婆的梳妆台就变成了胡文军的“手术台”,两根棉签或筷子、一盘豆子,就成了手术工具。“刚开始,家人觉得我很无聊。”胡文军笑着说,别人下班回家就是陪家人,他却把自己关在卧室夹豆子。那一阵子,老婆骂他神经病;女儿也戏称他每天回家就是吃饭、睡觉、夹豆豆。

除了“夹豆子”的练习方法外,胡文军还有一套自己的“秘诀”——拔头发练习法。为了能让手法更精准,胡文军常常面对镜子,一根根拔掉自己头上的白头发。

“如果手法不够精准,拔掉头发时就会一阵刺痛。”胡文军说,当练习到一定程度后,只要稍用力一扯,就不会感觉任何疼痛。有一阵子,这一套方法也在医院科室盛行。“有一名年轻医生白头发长得太快,结果把自己的前额拔秃了。”胡文军笑着说。

患者关注 一键通话
预约挂号 一键通话
  • 当天预约
  • 当天就诊
  • 全年无休
京石自助挂号服务平台
(挂号系统严格加密,绝对保障您的隐私安全)
  • 就诊姓名:
  • 联系电话:
  • 就诊日期:
  • 疾病类型:

门诊时间:8:00-21:00(无假日医院)

医院地址:长沙市雨花区时代阳光大道158号

(汽车南站往东500米,时代阳光大道与金海路交汇处)

备案号:湘ICP备16008208号-1